
 



没有后备箱,没有扬声器,在丽华三村离宫路上的这个摊点,一块小黑板,几张报纸,就是他们最豪华的装备,显得低调而与众不同。 “欢乐农场”的蔬菜丰收了!中吴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同学们,跟着老师在学校门口“练起了摊”。下了课,他们跟着老师,来到屋顶“欢乐农场”。韭菜、苋菜、空心菜……绿油油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向同学们欢笑着、招着手。 “今天我们先采摘空心菜。”班主任薛老师说。大家纷纷动手,给空心菜们“修剪发型”起来。同学们你争我赶,不一会儿,一大片茂密的空心菜就被剃成了小平头。 “老师我们还要种菜吗?”小景同学说,“别的菜都好好的,这些空心菜变秃了,多难看啊。” “不需要,我们只要给它们再浇点水、施点肥,过几天它们就又出来了。”于是,大家又开始给蔬菜们浇起水来。 收菜,是个技术活。卖菜,也是个技术活,薛老师带着同学们,把蔬菜摘好,走到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新鲜的苋菜,水水灵灵的,谁要啊?” “绿色空心菜,无公害,价廉物美啊……” 口齿不清的吆喝,引得那些刚刚来接孩子的家长们,还有来来去去小区的居民们纷纷前来。你一袋,我一袋…… 基于欢乐农场的劳动实践课,就这样把劳动与交往的种子,悄悄地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薛燕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