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成功举办了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在比赛开始前,学校教导处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旨在为参赛教师提供支持和鼓励,同时分享宝贵的经验。 3月28日,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模拟课堂比赛。参赛教师们聚焦于听障和培智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通过10分钟的无生试讲来展示他们的教学功底。选手们紧密围绕特殊教育课程标准,运用分层目标设计、多感官教学策略以及辅助工具的应用,充分展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教师们结合视觉提示和手语教学,在导入、新授、练习等教学环节中,通过互动真实的指令反馈和精心设计的板书,体现了特殊教育课堂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4月3日,学校同时举办了手语翻译和手语故事比赛。在翻译竞赛中,教师们需在30分钟内完成视频内容的手语翻译,这不仅考验了他们捕捉信息的能力,还强调了手语表达的规范性。在手语故事比赛中,教师们通过规范的手语动作、生动的肢体语言和恰当的表情管理,精彩地演绎了故事角色,展现了流畅而富有表现力的手语表达能力。此外,还举办了教具制作和讲故事竞赛。教师们围绕指定主题,利用彩纸、粘土等材料,在90分钟内制作出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富有创新性的教具。在讲故事环节,教师们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月11日,机房内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键盘敲击声,青年教师们正全神贯注地参加课件制作竞赛。他们巧妙地运用动画演示、触觉反馈等特殊教育专用设计手段,制作出具有交互性和适应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助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月18日,青年教师在观看了主题班会教学视频后,围绕视频中的教学过程撰写了案例评析。他们从教学环节设计、师生互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现了出色的反思能力和专业判断力。 4月15日下午,学校会议室化身为一个严谨的考场,青年教师们正埋头作答《特殊教育理论知识测试卷》。试卷内容涵盖了《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残疾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等核心知识,重点考察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例如,“面对多重障碍学生,如何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这类贴近特殊教育实际的问题,激发了教师们深入地思考。考试过程中,教师们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奋笔疾书,充分展现了对专业知识的渴望。 5月26日,青年教师们将他们精心准备的粉笔字作品展示在书法室门口。这些作品或笔力遒劲,或笔触灵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特殊教育的深厚情感。评委们从笔画的规范性、结构的美观度以及整体布局的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评分。这些粉笔字作品在教学楼走廊上展出,成为师生们驻足欣赏的一道亮丽风景。 本次系列竞赛通过“模拟课堂——专业技能——教具创新”三维考核,全面检验了青年教师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综合素养。 5月30日,学校在融合楼一楼举行了总结表彰会。为获奖教师颁发了证书,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级选拔赛。陈校长表示:“竞赛不仅是教学能力的展示,更是特殊教育理念的实践场。希望教师们以赛为契机,深耕个别化教育,为特殊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校将继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推动竞赛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的效能。(于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