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教育”宛如一股春风,吹暖了特教园地的新绿,吹开了残障孩子的笑脸。常州市教育服务中心童之源儿童心理工作室就是这春风里的一位使者,在龙城大地奏响了一曲曲爱的乐章。 3月25日,童之源儿童心理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汇聚我校,在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孙静老师的带领下,与职高一年级的智障学生开展了一次特殊的鼓圈活动。 进入活动场,孩子们乍见到这么多陌生的面孔,不免有些拘谨与胆怯,即便面对心仪已久的非洲鼓,也是正襟危坐,不敢随意造次。孙老师的鼓点率先响起,热情的鼓乐、奔放的舞姿、灿烂的笑容,在灵魂乐者孙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敲击起来,而现场工作室其他成员手中的各类乐器也同时响起。合奏的乐声丰富而灵动,很快孩子们就沉醉其中,尽享音乐之美、创作之乐。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瞧,所有的孩子都随着领乐者的手势与动作,时快时慢、时强时弱、时起时停,伊然一支训练有素的交响乐团,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参加鼓圈活动,更让人难以相信这些孩子存在智力障碍。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它让孩子们变得专注,更让孩子们变得自信。看着孙老师和身边的大朋友尽情纵乐,孩子们深受感染和鼓舞,一个个大胆地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领乐。“你来,我来——啪,啪啪,啪”当孩子们发现自己创作的每一个节奏都得到了全场鼓乐的响应,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快乐而满足的笑容。他们开始贪恋指挥的乐趣,开始享受乐点的欢乐,有的孩子甚至开始随乐起舞,用身体动作创编着自己独有的节拍。活动中,孙老师还充分发掘鼓乐的韵律作用,带领智障学生一起吟唱起了古诗。朗朗上口的诗词,配上节奏分明的鼓点,孩子们一遍遍地吟唱,知在其中,乐在其中。 当活动结束离场,孩子们与进入活动场时判若两人,他们主动和工作室的老师打招呼、话别,已然成为了熟识的老友。他们纷纷追问:“孙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和这些大朋友一起玩鼓圈游戏呀?” 鼓声点点,鼓动出了教育的和谐;乐声阵阵,编奏出了爱的旋律。孩子们爱上了“融合鼓圈”活动,更恋上了这些新朋友!融合爱,分享爱,常州融合教育一直在路上。(杨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