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原常州市聋哑学校,由邑人戴目创建于1944年10月,随着学校的定位和生源发生改变,2017年12月更名为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2018年增挂“常州市特教指导中心”牌子,引领我市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以“开放融合,多元共享,为师生幸福生活奠基”为发展理念,融“三年学前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综合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2012年起开设中职阶段智障学生教育班。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153名在校学生,其中幼儿园4名,义务教育44名,职高段学生105名。教职员工55名,其中正高级教师2名,中小学高级教师11人,学科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4名,教学能手1名,教坛新秀3名,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获得省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8人。 学校因校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深化书法、美术、乒乓、舞蹈等传统校本课程,开设虎头鞋、花艺、创客等课程,给学生不同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校根据市场规律和残障学生身心特点,先后开设了服装工艺、中西面点等职教专业。2018年建成的职教实训基地,既兼顾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的同时,又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就业需求。学校着力开展融合课程,与普通中小学、高职校开展常规共建,将课堂搬到医院、消防、民防、机场,将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充实其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微视频聋校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聋校课标的听障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全联动 高质量:区域融合教育专业支持系统的创新构建》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同时被确定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区域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特需儿童家长工作的实践研究》被确定为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 常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以“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常州市融合教育,基本形成“以普通学校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专业指导,按需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融合教育发展格局,应收尽收、应融尽融,为全市7所特校、199所融合学校、331名资源教师、2300多名特需学生提供支持和服务。始终坚持全面推进“医康教”结合的九大障碍融合教育研究工作室,工作室总内训36次,总受益特需学生941人。 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岚清等先后视察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残疾人艺术培训基地”“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美丽的校园倾注了党和政府的关爱,撒满了老师无私的奉献,留下了残障孩子的欢笑,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的赞歌。在与普校学生同台竞技的舞台上,学生屡屡获奖。《向阳花开》《牡丹颂》《学军的日子》《梦回探谷》等舞蹈获省、市级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