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语是一种语言,是声音的使者;手语是聋人与聋人之间、聋人与健听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手语是聋人的第一语言,是聋人社会文化交流的核心;手语是优美的艺术、是无言的诗、是无声的歌,是由手形到心灵的特殊语言。作为聋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好手语翻译呢?4月19日下午,我校青年教师汇聚一堂,对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活动伊始,陈桂萍副校长向青年教师介绍了作为一名手语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要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交往沟通能力、娴熟的语言转换能力;要具备富足的手势词汇储备等。在翻译的过程中,手形要干净清晰,手势要准确到位,把握好手势的力度、速度和幅度,表情、眼神和口型要简洁传神,体态、肢体语言要自如恰当。 此外,大家还深入了解聋人的手语语序与习惯,了解聋人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和新生词汇的解释,都是手语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做下去。 通过此次研讨,我校青年教师对手语翻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身所担的责任也有更深的认识。作为聋教育工作者,我们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必将开创更加广阔的未来!(孙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