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融合教育更是如此。为推动我市融合教育事业发展,吸纳先进地区融合教育理念,提升融合教育资源教师的实践能力,12月19日至20日,常州市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团队走出常州,先后赴海门、常熟学习观摩。 第一天,老师们来到南通海门。“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不仅是普通教育的翘楚,更是中国特殊教育起步的摇篮。南通海门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送教上门”团队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老师们在海门市海南小学观摩了四节研讨课,四位执教老师在课堂上处处体现对特殊需要孩子的爱心和耐心,同时也展现了海南小学师生的“登攀”精神。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仇中辉校长的精彩报告,让大家深感海门特教之大情怀,海门特教从政府保障、机制体制、资源配置、家校共育、社会参与和载体平台等途径进行扎实有效的探索,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仇校长从六个“坚持”和六个“第一”,向常州融合教育团队介绍了海门近年来融合教育工作的坚持和荣耀,令大家受益匪浅。 第二天,老师们走进苏州,考察学习荣获2018年全国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的常熟融合教育模式。教师们先后走进常熟海虞小学、海虞中心幼儿园,考察了当地的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观摩了两堂个训课。王黎园长将融合教育的实施比作栽培一棵小树苗,他们不断的用爱心与行动灌溉滋养,呵护每一位特殊儿童,耐心的等待他们的进步。常熟市特教指导中心的陆振华老校长从“一个中心、两头延伸、三种模式、四大系统、五类管理、六项服务”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融合教育的常熟模式。融合教育在常熟已坚持了20余年,常熟从80年代以来,坚持并不断发展的“特教班”模式,给我市的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团队提供借鉴。 两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老师们的内心依旧激动不已,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接受开始,从爱心出发,从担当做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用辛勤的汗水,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成就更好的自己,共同谱写常州融合教育事业美好的明天!(孙佳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