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下午,语文组的全体课题成员齐聚职三班教室,开展课题研讨会。 首先,沈老师介绍了家长和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的数据汇总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一至九年级共73名学生和73名学生家长,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采取了只记班级不记名方法进行调查。 通过本次问卷,我们了解了听障学生目前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的选择等;同时了解到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参与度和参与情况,以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随后沈老师对各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目前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1、有阅读兴趣,但是阅读量太少;2、阅读面狭窄,缺乏指导实效差。另外从家长的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由于残疾孩子的家庭普遍经济收入相对较少,给孩子购买的课外书数量也很少,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家庭藏书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家长因为自身知识的局限性以及生活所迫,也不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和指导。所以90%以上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希望学校能重视课外阅读,老师能多布置阅读任务,并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它契合了家长和学生共同的需求。 虽然当今社会的手机电视等多媒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极大的冲击,但学生对课外书的阅读兴趣并没有减弱,可是光有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课外阅读实践太少,阅读时间短,阅读面窄,在阅读中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比较低下,导致课内外阅读严重脱节,由此造成的知识贫乏、思路狭窄、立意低下已成了一些学生理解文章和写作的“拦路虎”。针对这种情况,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探讨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新途径,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开拓语文教学的新领域,是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接下来,老师们就阅读情况分级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何才能体现分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何分级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老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讨论。陈校长强调:分级应以聋校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才能更好的体现分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老师们纷纷表示赞同。最后,大家针对课题下一步阅读书目的选择展开了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为接下来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