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事业全面升级转型,1月25日至26日,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线上校本培训。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我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强化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知水平,我校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主任雷江华教授,为老师们开展主题为“基于课标的课题管理”的线上专题培训。 课堂上雷教授从课标、课题、课题管理、课题研究、课题目标五个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雷教授强调课标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归宿地、应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程。针对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惑,雷教授结合我校课外阅读课题,建议老师们应该把课题研究做“精”,精美读物、精进序列、精确指导、精准评价、精致资源,力争把课题做好,做精,做大,做强。 聆听过雷教授的讲座,老师们深受启发,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老师们也表示将加倍努力,沉心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质量全面提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当今融合教育正在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也正在面临转型升级,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该如何适应教育格局的转变,如何提升专业技能?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李拉教授,给中吴实验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融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精彩讲座。 李教授强调融合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升融合教育的质量,有质量的融合教育必然是课程与教学的融合。深入了解融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也是融合教育教师必然的专业要求。课堂上李教授围绕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六个核心环节,结合实际案例为老师们进行了详细讲解,老师们收获颇多,提笔记录下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内容和自身的感悟。 老师们受益匪浅,意识到作为当代特殊教育老师,应该立足实践踏踏实实的探索,积累经验,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推进融合教育质量更好的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什么要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评估?评估是什么?评估要得到什么结果?评估什么?怎么评估?评估要注意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给老师们上了意义非凡的一堂课。 “评估”、“测量”、“测验”看似三个简单的概念词语,它们在特殊教育的专业术语里却有着谨慎的诠释,同时这三个概念的作用也有着相铺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课上王教授围绕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地位,教育诊断与评估的涵义,教育诊断与评估的内容及方法,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流程,教育评估的注意事项五个方面,结合生动、翔实的案例为老师们解惑释疑。 教育诊断与评估是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起点,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与康复的起点,通过本次讲座,老师们意识到对特殊需要学生进行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性,同时对教育诊断与评估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老师们表示将在未来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努力追求更加专业的成长! 本次校本培训,短短两天,不仅让老师们在专业领域得到了学习与提升,更坚定了老师们追求卓越,提升专业素养的决心,相信老师们定能潜心教研,精进教学,为走向智慧教育努力奋斗。(于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