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工作,近日我校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聋校课标的听障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课题推进会如期举行。本次课题推进会特邀市教育研究院戴晓娥院长莅临指导,课题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课题组王铭源主任、沈六一老师对课题做了阶段性过程的汇报,阐述了目前课题组取得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现阶段课题研究的情况。目前课题即将进入中期汇报阶段,课题组拟开展以下阶段性目标:开展聋校教师课外阅读指导教学现场会:组织课外阅读教学现场观摩,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活动总结各年段课外阅读案例;开展听障学生课外阅读展示活动,紧扣课程标准与课外阅读纲要,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展示,包括故事演讲,作品推介、读书征文等;继续完善线上评价活动方案,包括优化在线考核形式、完善线上评价题库等。按低中高年级段分组选择适合学生们阅读的书籍,制定了听障学生各个年级课外阅读纲要,初定了配套阅读书目。课题的预期成果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线上阅读平台;课题研究方案、经验总结、论文、随笔、课件等;编写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同时课题组提出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惑,如阶段性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每一学段的阅读书目与该学段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否相符?对聋生来说,绘本比纯文字读本有更强的吸引力,是否可以创设电子阅读,尝试将绘本动态化?…… 戴晓娥院长对课题组的汇报做出了肯定,课题研究致力于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能做到“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积淀,提高阅读能力。针对问题与困惑,戴院长给出了切实中肯的建议。戴院长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阅读,才会深入地去阅读。聋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形象性,直观感受能力较强,因此要充分遵循聋生的认知规律,以直观形象为主,化抽象为具体,利用视频影像、手语故事等形式来丰富线上阅读平台,让聋生从阅读走向“悦读”。同时,阅读的意义之一,在于触动情感及激发思考。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们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会议最后,课题组陆轶力校长作总结发言,陆校长希望老师们能树立三观,即课程观、课题观和课堂观。阅读对聋生书面语发展意义重大,人的言语终身发展是以“习得”为基础。因此,提高聋生阅读能力,使他们运用阅读的方法去“悦读”,汲取更多的知识,最终发展聋生语言能力,促进聋生社会化进程。 此次会议的召开,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对下一步课题研究的推进有了明确的方向,对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效充满信心,相信课题的研究将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步伐更坚定,并以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生命成长双丰收!(张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