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2日,市属融合教育试点校内涵建设培训研讨会在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市特教指导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构建初中阶段特需课程群,推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孙静主持会议。 中吴实验学校校长、市特教指导中心副主任陆轶力就《2021年常州市教育局省特教提升工程申报方案》向与会者进行简要阐述。根据我市教育局、市特教指导中心全面摸排,11所试点校的44名特需教育对象的障碍类别及实际特殊教育需要各有不同,我市拟构建初中阶段特需课程群,以“1+2+3”工程推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项目立足特需学生潜能开发与终身发展,依靠校际互补联动,依托各初中校及职校的特色优质课程,为特需学生提供“一组课程”特色课程群,促进特需学生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项目打破固有校内课程藩篱,在管理、运行、财务申报等全面项目措施与机制的综合保障下,实现“学生成长、队伍提升、学校发展”的三大提质。 孙静副处长肯定了项目的价值潜力,相信项目能够推动常州市融合教育更有温度、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发展。常州市各局属试点校相关负责人认真聆听了方案汇报,并围绕方案展开讨论。勤业中学、同济中学、田家炳初中、清潭中学、翠竹中学等11所试点校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方案的实施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议第二阶段,在孙静副处长的主持下,各试点校成员围绕“医(康)教结合”聆听了来自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心理专家王苏弘博士的专题讲座“融为一体——从孤独症神经心理学特征谈融合教育”。王博士从一个特需儿童案例入手,从自闭症谱系特征、发病机制讲起,谈及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特点、心路历程,王博士认为,在融合教育与自闭症儿童的父母沟通时,教师可根据家长所处的心理阶段,采取更适合的沟通方式,对自闭症儿童尽早干预、及时干预。讲座为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值十四五计划开局,市中吴实验学校(市特教指导中心)将以项目为依托,与各局属初中校通力合作,普特融合、医(康)教结合,共同推动我市融合教育焕发勃勃生机。(吕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