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体验的深度融合,3月7日-8日,中吴实验学校六至九年级学生前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劳动与技术课程。 在与青活中心反复对接、精心策划后,学校结合听障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了陶艺、烘焙、建筑模型、插花、快乐木工坊与创意手工共六门选课。同学们融入普校学生,共赴精彩课程。 泥巴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揉捏、塑形,松软的泥土便在同学们的手下开始不断变形,一件件稚朴而又有趣的陶艺作品慢慢成型。可巧手以继拙作,不可庸工以当精制。陶艺,是文化的枢纽,它在快捷功利的繁荣中坚守,给人带来一份难得的安宁。 香气扑鼻而来,烘焙课堂上老师细致的展现食材用量、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司康、杏仁一口酥、青团、豆沙包……随着一个个精致的点心的诞生,大家一起尽情享受美好“食”光。 设计、绘图、裁剪、拼装,建筑模型团队凭借自己对空间的想象。独特多样化的设计理念,在老师的指导下,玩转建筑模型,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Dream School。 一纸、一刻、一章,纵与横的线条交错,断与续的细节连接,在细微之处起刀弄舞,于方寸之间飞扬意气。当创意手工遇上冬奥会,纸上出花,顶流冰墩墩和雪容融跃然于我们眼前。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随着纸花在手中慢慢成型,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美的巧心思将原本普普通通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根据不同的色彩、形状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幅幅独具匠心又饱含深意的花卉作品. 琳琅满目的工具,千奇百怪木材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学生化身为小鲁班,专心对付手中的小木块,划线、切割、打磨、组装,随着木屑腾飞,木香飘逸,逐步完成了鲁班锁和发簪的制作。 在这个挑战自我、团队协作的锻炼舞台,同学们大胆创新思维、勇于实践,学会技能,尽情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魏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