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学校专业内涵发展,提高教科研品质,近日我校邀请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俊所长、黄天庆主任、章湉博士莅临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本次会议由教导处王铭源主任主持,课题组全体成员全程参与研讨。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关系到学生语文多种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我校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基于聋校课标的听障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围绕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题研究。课题主持人陆轶力校长作了课题中期报告,陆校长结合聋校语文课程标准和听障学生相关实际,课题组进行一系列实践研究,从教师推荐书目到指导学生阅读,从课内阅读实践到课外阅读研究;从语言文字研读到学生手语内化,师生共同根据评价调整策略,最后形成指导范式,提炼评价方案、阅读策略。在实践研究过程当中,形成四个一:一套适合听障学生各年段发展的课外阅读书目,一组适合聋校课外阅读指导的范式,一套适合听上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案,一个适合特教学校使用的阅读平台。各位专家充分认可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的过程、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对课题下一步研究进行了详实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指导形式更多样,涉及内容更广泛,学生兴趣更浓厚。但是否存在教师教学节奏过快、学生一知半解、检验效度不够准确等问题。低中高年段阅读内容、指导形式之间,如何进行更为科学性的研判等。 近年来,常州市高度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坚持特教特办、应随尽随、应融尽融,积极推进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市特教指导中心结合融合教育现状和区域优势,形成常州版的“融合教育课程实施指南”和“融合教育课程资源包”。市特教指导中心葛小国主任作了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葛主任从“课程实施指南”“课程资源包”“课程实施”“一人一案”四个主要方面介绍了对融合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实践研究。专家组对课题组前期准备工作和努力给予了很大的认可,充分肯定本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立足融合教育家长工作实际需要和时代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价值性。三位专家指出课题应以“指南+资源包”相结合配套呈现,依托大数据分析和自适应推荐技术,让课程资源“活”起来,让常州版“指南”发挥出最大效能,实现私人订制式的融合教育课程,让一线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更能便捷的有效应用,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达成适宜融合的最终目标。 本次会议既是总结回顾学校近年来教科研工作实践、收获和感受的一次会议,同时又是促进学校新一轮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各位专家高屋建瓴的专业引领将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并以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生命成长双丰收。(王铭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