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日炎炎、蝉声阵阵,却依然无法阻挡孩子们的热情,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九名听障学生应邀参加了常州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为期两天的“益心江南”红十字夏令营活动。 本次夏令营活动的小营员来自全市各个学校,带队老师由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基地志愿团队、中吴实验学校老师、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及其他志愿者团队的优秀志愿者们组成。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革命英雄事迹、了解红十字、了解大自然,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护理技能,同时聋人学生与健听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以达到残健共融、残健互动的目的。 8月24日早上,全体学生和志愿者老师们相聚于中吴实验学校,乘坐大巴前往目的地——湖州。走进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位将军栩栩如生的铜像,在铜像后面“军民团结,无往不胜”的八个金字灼灼闪光。在湖州博物馆中,孩子们倾听过去,观赏文物,感受绚烂的艺术文化。他们两两结对,牵起友谊的小手,你教教我这个用手语怎样形容,我给你讲讲我知道的历史故事。在这段红色旅途中,孩子们深深意识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就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 “红十字会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旗帜。”常州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张涛部长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红十字会的历史,他介绍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湖州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邹瑞芳,而她正是常州人,孩子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引以为傲。他们认真聆听着,在有奖知识问答中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遇到不懂的题目时,他们互相帮助,虽然他听不到他的声音,他看不懂他的手势,但此刻他们仿佛跨越了这道鸿沟,在书里共同寻找着问题的答案。青果巷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的红十字应急救培训师印浩印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异物卡喉原理、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背景以及操作手法。“石头剪刀布”,伴随着一声声口诀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知识要点也深深地印刻在了大家的脑海中。 古镇中,他们跃动的舞步,像星辰下的精灵;房间内,他们认真思索,用文字跨越交流的障碍;舞台上,他们分享画作、发表感想、展示才艺……这不仅展示了中吴学子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更是让健全孩子了解残疾人、尊重残疾人,营造了残健共融、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刘欣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