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6月30日,中吴实验学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校本培训活动,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索教育创新之路,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首日亮点: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孤独症教育 6月28日上午,培训活动以南开大学王崇颖教授关于“孤独症的教育行为干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的精彩讲座拉开序幕。王教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孤独症学生的教育策略,强调了早期干预与持续支持的重要性。期间,王崇颖孤独症研究工作站在我校正式揭牌,标志着学校在孤独症教育研究、课程开发、教师培养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论文写作的艺术:深度剖析论文撰写之道 同日下午,《现代特殊教育》原主编顾明珠女士带来了一场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讲座从“从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基础和写作要点”这三个方面展开,内容详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呈现了生动形象的案例。顾主任结合我校教师论文,着重强调了论文修改的重要性,为老师们撰写论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高位的引领。 教学成果展示:实践中的创新与思考 6月29日上午,中吴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围绕《新课程关键词》的学习心得,从学科实践、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教学展评汇报。教师们通过精美的课件分享了一学期来教学工作的亮点与反思,不论是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活动开展无不体现我校教师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思考、探索与实践。 他山之石:特殊教育课程建设的智慧借鉴 为应对学校生源结构变化,加快学校转型发展, 29日下午,浙江省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姜连根校长以“衢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记”为题,分享了浙江衢州特殊教育职业高中在课程设计与专业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姜校长平实而精彩的讲座,为我校特殊教育课程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将为我校积极探索培智职业教育改革“深水区”提供有效的途径。 工匠精神与儿童潜能的挖掘 培训最后一天,常州市星河小学庄惠芬校长带来了以“发现儿童可能的伟大”为主题的讲座,强调了工匠精神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发现并激发每位学生的独特潜力,共同塑造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学习环境。 此次校本培训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交流,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中吴实验学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加速学校转型发展步伐,激励全体教职员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更多具备社会适应能力与终身发展能力的特殊学生贡献力量。(于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