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心灵遇见智慧,便开启了对话;当对话遇见问题,便开启了探索;当探索遇见幸福,便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10月24日下午,浪花悦读分享会在融合楼一楼会议室热闹开场,工作室成员欢聚一堂,以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为引,开启一场智慧与感悟的交流盛宴。 全体成员沉浸在《致教师》第一辑的精彩世界中,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读书体会交流,共同分享着阅读的感悟与收获。有的热情洋溢地分享了书中关于教育理念的深刻洞察,他们认为这些理念犹如一盏明灯,为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有的则被书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深深打动,他们感慨万千,深刻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是如此的重大,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有的从书中汲取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堂上,期待能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思想的碰撞如火花般闪耀夺目,将活动的氛围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热烈而又充满智慧的交流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陈桂萍副校长对青年教师们寄予殷切期待,因为我们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个性不一样,我们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够用一张试卷衡量所有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陈校长希望大家始终保持教育的热情,做学生的陪伴者守护者,追求卓越,成就幸福的教育生活! 老师们的读书心得 刘欣宇老师针对《致教师》第一辑提出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她认为:“朱老师在回复中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让人受益匪浅。他说‘你可能无法亲眼看到自己所做的努力给孩子带来的生命变化,但是,就像你在路边撒下了优良的种子,肯定会在岁月深处萌芽。’现在的我更有这样的感触,你会发现以前的每一步路都不白走,他们会在某一天突然醒悟给你一个惊喜或许这惊喜只是他认得一个字,会一门劳动,或者说这惊喜只是他会打招呼了,你就会知道你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从而会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价值会更坚定。” 于双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她认为:《致教师》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反思自己职业价值的机会,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条追求卓越教育的道路。它告诉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一项职业选择,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在这个旅途中,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成长,也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魏柯老师围绕本书提出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学生价值判断的引领者。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自我提升和适应。 王天阳老师通过对书中提及的“你的胸怀决定着教室的大小”这句话进行了深刻解读。“教师的胸怀不仅影响着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胸怀决定着教室的大小,也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拓宽自己的胸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浇灌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王裕城老师以“坚持才有奇迹”为主题,她在分享中提到:坚持,在于对每一个孩子的深信不疑。以自己班的学生刘九村与艾子杰为例,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坚持对孩子们的关爱与教育,更要坚持自我成长与反思,以更加专业、更加温暖的方式,陪伴孩子们走过他们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奇迹。在这条不平凡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前行,用爱与坚持,书写特殊教育的辉煌篇章。 陈昱桦老师聚焦于本书第一辑的课题“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并于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进行了自己的分享。“特殊教育工作者们用爱与耐心,悉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掘自己的潜力。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石薇老师则是通过对《致教师》第一辑的解读,认为:教师应在在教育的田野上享受耕耘的乐趣。《致教师》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阅读和思考的好书。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激发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为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和动力。(陈昱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