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2025年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职业教育招生简章 [05-28] · 2025年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学前教育招生简章 [05-28] · 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 2025年秋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通告 [05-26]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最新文章
· 展评交流促成长 专家引领助提…
· 八项规定 改变中国
· 回眸耕耘 筑梦未来
·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十一周菜…
· 共筑校园“舌尖安全”
·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十周菜谱…
· 职教赋能 技启新章
· 感恩母校 青春飞扬
· 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九周菜谱…
· 青团飘香 传承民俗
 
 
践行新课标 聚焦新教材 探讨新课堂
——江苏省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教研中心组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9-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上传:吕颖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万物并秀孟夏时。517日至18日,江苏省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教研中心组第三次教研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外近百名聋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特殊教育进入了提升质量的新阶段,《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颁布后,《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陆续启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徐轶副主任带来了首场报告——《聋校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徐主任以低年级语文学科为例对新教材的编写过程和意图做出了深刻的注解,教材编写过程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课文主题的选择丰富多样,课后习题的设计呈现差异性、梯度性,引导低年级听障儿童在灵活多样的情境中学习。徐主任介绍,聋校一至三年级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强化大量阅读,促进阅读理解;二是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语言实践;三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徐主任以系统的理论结合丰富的实例,为与会人员展现了新教材的全貌,令聋教育工作者看见了新教材的整片森林,对新教材有了更完整、更准确的理解。

为推进聋校新课标新教材在课堂上更好地使用,展示、共享全省聋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第一天下午四堂研讨课精彩纷呈:我校张凤珍老师的沟通与交往课《指路》,紧密结合聋生实际生活,使聋生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练习怎样给人指路。课上除了发展学生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外,更好地促进了聋生口语表达能力;任杰老师的数学课《十几减8》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掌握破十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关系计算十几减8,让学生在异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来自镇江市特教中心姜星宇老师和苏州市盲聋学校李磊老师(聋)分别展示了一年级语文课《大小多少》和二年级沟通与交往课《美味的早餐》。课后,省语文、数学、沟通与交往各学科组分组讨论,充分肯定了四位教师对新课标的准确把握,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并提出使用新教材开展教学一定要深度挖掘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与编排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新教材。

压轴环节,南京特院特殊教育学院谈秀菁院长畅谈了《遵循规律,研究教与学的方法》。谈教授指出,聋校新教材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聋生学习规律,适应聋生语言学习特点,注重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层次。教师教学时要有同理心、同情心,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委员会丁勇理事长在活动总结中指出: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聋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寻找突破口:一是按照“办好特殊教育”要求,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从“课堂教学”到“课程实施”的跨越;二要进一步探索、认识聋教育规律,明确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实践创新;三要加强对聋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的组织、计划和管理,通过教研将教学落到实处。

“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本次教研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为主题,与专家面对面,开展跨地区、跨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共同为江苏乃至全国聋生享受更高质量的课堂,为江苏聋教育的辉煌明天铺筑平坦大道。(吕颖)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