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下午,语文课题组成员齐聚四楼会议室,继续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讨活动。 首先,语文教研组组长沈六一老师就前面对课题展开的各项研究做了简要的总结回顾并布置了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上学期大家已经完成了对听障学生和家长的相关问卷数据分析,了解到不同年段听障孩子的实际水平与需求,以及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参与情况,接下来需要快马加鞭进入下一个研究阶段,如制定听障学生各个年级课外阅读纲要,初定配套阅读书目,上阅读指导实践研讨课等等。 大家根据2018年版的《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对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讨论制定了课外阅读九级标准,并对每一级标准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读。沈老师也向组员讲解了阅读指导可以采用的几种策略方法,阅读前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中主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阅读后侧重多样评价。同时再次明确本课题的预设成果,隐性成果主要为: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学校文化底蕴,课外阅读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培养有文化底蕴的人所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显性成果则主要包括:形成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教师上课外阅读公开展示课;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积集成册;展示学生相关的形式多样的作品,包括学生阅读书单、阅读照片、学生读书笔记等;开展阅读经验交流会,教师经验总结;反映研究活动的图片、影像资料、活动台帐存档,等等。 接下来课题组副组长王铭源老师做了简明扼要的总结,组员们也就当前课题研究的困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课外阅读的纲要具体该如何制定?配套阅读书目的难度如何把握?课外阅读指导课从来没有上过,如何能和语文课清晰区分开来?……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不时有智慧的小火花迸溅出来。 最后,课题组组长陆轶力校长向所有课题组成员阐述了他的想法。陆校长说:“课外阅读第一层次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形成热爱阅读的习惯;第二层次目标是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与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拥有一份家国情怀,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三层次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课题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遇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希望老师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迎难而上!” 此次课题研究之行才刚刚起步,一个个堡垒需要我们去突破,一个个难关需要我们去克服。相信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老师们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研究之行定会繁花似锦、一路欢歌!(张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