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内心丰富却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他们美丽可爱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11月中旬,常州市听力障碍融合教育研究工作室成员走进这群特殊的天使,给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活动中,张凤珍老师以律动《找朋友》开场,通过自我介绍、角色扮演等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同伴间的友谊,学习关心、帮助、接纳同伴。张老师鼓励学生认识到平等相处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换个游戏、说出来、等待和冷静、分享和轮流、忽略”等方法交朋友。 在熟悉彼此后,张老师以《有趣的活字印刷》为题,带领学生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活字印刷的乐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字模、油墨刷、宣纸、拓板等活字印刷工具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学生四人一组,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诗文,他们将汉字一个一个排列好,再把油墨均匀地涂刷到活字上,将宣纸平铺、用海绵刷轻轻地压印纸张,待揭开纸张,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古诗文作品跃然纸上,让非遗瞬间“活”了起来。“今天的活动真是太精彩了,古代人太聪明了。”参加活动的小岳同学激动地说。 活动圆满落幕,我们希望此次参与活动的孩子能收获一段美好的回忆。特需学生的康复训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需要更多的了解、尊重、接纳和包容。据悉,听力障碍研究工作室将定期走进特需学生,开设特色讲堂,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和生活社交技能。我们相信,被关怀着的他们,一定能在将来谱写出自己独特的乐章。(张凤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