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参与家务劳动会对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以及责任感的培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六年级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今天我当家”家务劳动大比拼活动。 双休日,同学们纷纷大显身手,为父母制作午餐,虽然最后制作出来的菜肴,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家长们已经十分感动了,纷纷夸奖同学们懂事了,长大了。俞妈妈说:“今天是我第一次吃到孩子为我做的午餐,我挺感动的,平时,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今天孩子的表现非常懂事,一点也不是娇气。”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每天为家人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一次地、洗一次碗、擦一次桌子、递一杯水、做一道菜、洗一件衣服……假期中让同学们以“我帮父母做家务”为主题,把自己每天做的家务和感受写下来,班级将在开学初组织同学们开展感恩活动总结和评选活动,同时邀请家长和老师、同学们一同交流和评选“感恩小明星”。(吴清瑶)
|